赵景伟 |
个人简介 |
赵景伟,中国著名书画家,1967年七月生于河南省偃师市一个书香世家,号云台山人、画仙。热爱中华传统文化。曾在河南省文化宫从事美术工作多年,之后任《中国纵横》杂志社美术总监,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首批高级画家(2013年考核通过)、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央国家机关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协名家艺委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央中国画研究院解放军长岭书画院常务副院长、中国佛教文化书画研究院院长、中国青年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青年文艺学会顾问兼美术专家指导团成员、中国红色文化发展促进会副秘书长。现居北京。 |
艺术家官网二维码 |
扫描二维码 关注艺术家 |
电子画册 |
作品润格 |
联系方式 |
借古开今 有容乃大——赵景伟国画作品印象【宋晓东】
我注意了在中国画界的几十位实力派画家,赵景伟的作品尤其引起我的关注。或许是因为步入当代的写意花鸟画后继乏人,少有他的那种清新刚健、大气风神的作品,使我饶有兴致,开始细读他的画作。他的画给我的第一直感是:神情飞动、积健为雄,也正如张海老师所赞其画:“情驰神纵”一样,画中的荷花、牡丹、飞禽走兽,生意盎然,不仅技法娴熟、精到,构图立意也很有传统的神韵和个人情调。画面散发出萧散清逸,含弘光大的气息和品格,其间还蕴含着昂扬的精神。正如林语堂所云:“绘画是中国文化之花。”没有对中国文化的相应理悟,是绝对不可能在中国书画领域里有所建树的。他的画以气韵夺人,如:“大风大声”,骨力遒劲,笔饱墨厚,气势雄浑。画家既继承了文人写意的笔墨表现形态,同时又有效地克服了明清文人画气弱韵稀时代局限,成功地将唐宋艺术所崇尚的大气丰韵输入笔墨之中,力求气足韵丰,溢出画表。他善画大景写意花鸟,虽笔意纵横、激情挥洒,却笔中有物,纯化有据,较多地顾及到物形物态与笔墨之间的联系,不至流于空泛。此乃赵景伟操守的由正及变的创作思路,正如徐悲鸿所说:“艺有正变,惟正者能知变,变者系正之变,非其始即变也。”在当今画坛争奇斗胜、竟相变异的时风下,涌现了不少的才子,但也普遍存在笔底空泛的弊端。赵景伟表面上没有激进派变异的先锋姿态,而实际上,他正以不急不躁的平和心态,踏踏实实地作着“打进去”又“打出来”的努力。
(图:清江帆影 68CM X 68CM 2009)
从17世纪的恽寿平、18世纪的华嵒之外,上承陈洪绶的三任(任熊、任薰、任颐)尤其任伯年以鲜活生动的造型和明丽可人的色彩成为半工半写的样板。
喜上眉梢 直径67CM 2009年
赵景伟的画作在造型上不走极端,没有乖张怪戾的变形,避免了因夸张容易产生的粗率与空泛,虽不如工笔那样精谨,也没有刻意雕饰的“制作”处理,却避免了流于匠气拘于形似的风险。他的作品以笔墨的丰富性,表现生物的鲜活性而见长。在设色上甚是淡雅或只是在主题部分设色,故而亦雅俗共赏,只是比例上调整为“雅七俗三”。他不逐潮趋利,不望风使舵,始终把握着在充分继承传统的理、情、意、境、趣和表现法度的开掘中,保持着清醒和自觉、自悟。他重视绘画的语言的锤炼与丰富,尤其注重使绘画语言之变更适于现代人精神生活与情感交流方式的须要。为此,不仅在语言的变异中发扬“写生”、“寓兴”与“写意”的传统及近现代赋于创造性的传统,更着意于绘画性的追求,强化视觉张力,发展直指本心的视觉语言。对西法的引进不再限于描述性的写实技巧,而是在具象再现中不同程度地引入表现主义因素、抽象主义因素。对传统的发扬也不拘泥于旧有的格律化程式,而是力图突破原有的造型观、构图式、笔墨法,营造着更为广袤自由的艺术时空,构筑着更单纯强烈的艺术形象,表达着更真诚、更生动也更多样的审美感悟,创造有别于前人而独具个性的新风格。
遐想 137CM X 68CM 2012年
我尤其值得称道的是,赵景伟已变小情小趣为构筑宏阔的意境,画庭园花卉之美而不局囿于一花半叶之趣,而能够于芥子中见大千;画果山美猴之趣,亦不止于自由野逸之情,而是放眼于原始森林,表现大野雄风强悍瑰伟的奇情,讴歌原始果树幽深丰茂生生不息的哲理。这种近乎旨在摆脱城市噪声与环境污染的高旷情怀与全新旨趣,可以说是难能可贵的。另外,《山居图》、《秋水长天》、《踏雪寻梅》等作品都呈现出画家的这种审美特质,画面中空间深度感很强,造出的意境不仅是诗意化的,而是更生活化的,表达更贴近自然的空间氛围,手段在于拉大墨色浓淡与用笔的虚实程度,有一种强烈的宏观意识。给人一种立意开阔、气势宏伟、磅礴大气而不失精微,生动勃勃而意蕴无限,给人以尚趣、尚势、尚风、尚力、尚韵、尚法的艺术感染力和震撼力!
清江帆影 68CM X68 CM 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