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凌超 |
个人简介 |
张凌超艺术简介 1941年生,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山水画研究班,胡杨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荥阳市文联名誉主席、河南省荥阳书画院院长。出版有《中国近现代名家张凌超画集》、《中国高等美术院校教学范本精选》、《荣宝斋画谱》、《故宫博物院张凌超馆藏精品选》等十几部专集。 创立胡杨画派,自 2000年至今,先后十九次带领学生深入我国西部胡杨生长分布的几十个地区,考察、采风, 每次都有更深刻的感受和领悟。十几年来创作了《春之韵》、《夏之歌》、《秋之赋》、《冬之魂》、《天人合一、天地和谐》等五个篇章胡杨系列作品一百余幅。国内诸多著名学者、美术史学家、美术评论家如邵大箴、谢永年、徐恩厚等等对张凌超的胡杨作品的学术成就给以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张凌超主编《怎样画胡杨》工具书,填补这方面专著的空白。 2005年被评为感动荥阳十大道德模范之一,为荥阳市人民捐赠中国画精品力作100幅,当地政府建立张凌超艺术馆长期对外展出张凌超捐赠国画胡杨作品。 |
艺术家官网二维码 |
扫描二维码 关注艺术家 |
电子画册 |
作品润格 |
联系方式 |
各位专家,各位学者,各位与会的书画界的朋友:
刚才,你们对张凌超先生的胡杨画从不同的站位、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极其深刻、极有见地的评介,我表示百分百赞同。
各位专家,各位学者,我是一个草根,和你们坐在一起感到诚惶诚恐,在书画技法、书画理论上更不是一个级别,但是,我有一个你们都没有的优势,这就是:我在张凌超先生身边的时间比诸位都长,所见所闻比大家都多。从这点上讲,我还是有点发言权。
下面,把我四次随张凌超先生到新疆胡杨林采风的所见所闻梳理一下。
2011年9月,哈密,在农13师新闻中心主任魏红花的陪同下,驱车250公里到淖毛湖胡杨林采风。进入这数十万亩的胡杨林,我看到张凌超先生不停地拍,拍下了两千多张胡杨多彩多姿的身姿,拍下晚霞里胡杨的灿烂美,拍下了朝霞中胡杨的绚丽美。
这次张老师还带去了几个徒弟。他是要让徒弟也亲眼看看胡杨,亲手摸摸胡杨,用脸亲亲胡杨,让胡杨也能激活他们画胡杨的细胞,让胡杨的艺术形象感染更多的人,激励更多的人。张老师说,我一个人画,不如一群人画。
2013年1月15日,受新疆建设兵团农七师的邀请,我和张凌超老师参加了农七师举办的首届胡杨河冰雪文化旅游节,党委书记崔敏勤一口气连说了三个“感动”,一为张凌超在不顾自己已是年过古稀的老人在严冬时节不远万里从中原来到大西北感动,二为张凌超多年来在胡杨绘画中取得的巨大艺术成果感动,三为张凌超甘愿为即将诞生的胡杨河市无私培养艺术人才感动。并宣布了师部的决定:聘请张凌超先生为胡杨文化传承顾问。当拿起沉甸甸的聘书时,一股热流,一种责任,一副担当,一个情结便在张凌超先生心中暗暗流动、牢固树立、使劲挑起、一下打紧。面对兵团首长的信赖,我看到张老师的眼睛潮湿了,他动情地说:我到兵团是学习来了!“是兵团人的存在,才使新疆社会安稳,才使各族和睦相处,才使经济步步攀高,才使人民生活其乐融融。”“在我的心目中,兵团人就是矗立于边疆上的棵棵胡杨。这得靠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就是兵团精神,而兵团精神恰恰就是胡杨精神。艺术家,就是要学习兵团精神。”“新疆就是我的第二故乡,奎屯就是我的家,兵团就是我的家。”
回顾一下2003年,张凌超第一次到了内蒙古的额济纳旗,在额济纳旗西部的沙漠里,他第一次见到了名叫胡杨的树,那时,他恍惚是在做梦,喃喃自语,这,应该是我梦中追求的那种树了!于是,他就对胡杨放不下,丢不掉。
2004年,他到了新疆,在南疆轮台胡杨林,见到了有生以来最彪悍的胡杨。2005年,他在喀什见到了最沧桑的胡杨。2006年,他在甘家湖见到了面积最大的胡杨。2007年,他在淖毛湖见到了最震撼人心的胡杨。2008年,他在木垒见到了最怪异的胡杨……以后的每一年,他都要来新疆,每一次来新疆,大部分时间都“泡”在了胡杨林。春季,看胡杨吐出的嫩芽,看胡杨的叶如何从柳叶状变成阔叶。夏季,看浓密的叶子如何在古老的树干上飘忽。秋季,看红柳如何伴着胡杨生长,看无尽的叶子如何把胡杨林染成金黄。
一年四季,春夏秋三个季节他都来过,唯独冬季没有。而2013年元月这次到新疆,飘飘洒洒的雪花使他有了意外收获。赠画颁发聘书仪式后,尽管室外已是零下20多度,张凌超硬是穿着翻毛皮鞋,踏着盈尺的积雪,行走在甘家湖胡杨林腹地。胡杨在飞雪中与梭梭共生,胡杨被雾凇和树挂装点,那情景,那姿态,难得一见。神奇的是,早上还是飘忽的雾凇,接着就是纷扬的雪花,到中午竟成丽日高悬的蓝天。披着雾凇外衣的胡杨一天之内变化了几种形象,简直成了川剧的变脸。张凌超感叹,这次来得真值,回去后可以有把握地画冬季的胡杨了,是苍天眷顾了我!大家则说,是你这个胡杨大家感动了苍天,才得到了苍天的眷顾。
这次,张凌超和师文联副主席耿新豫一起一次又一次勾画了利用胡杨这一品牌,做好一系列文化艺术文章的设想:在农七师成立胡杨画院,和“荥阳书画院”联姻,和画胡杨的弟子一道培养一批胡杨画人才,提高胡杨画作水准,在新疆各地年年搞大型胡杨画展,在全国各地搞大型胡杨画展,进而挺进首都美术馆,形成胡杨画派……此外,还要衍生出写胡杨、拍胡杨、唱胡杨、舞胡杨、雕胡杨的多种门类的艺术,真正打响胡杨这个品牌,让胡杨河这个新兴城市名副其实。
2013年9月,我随同张凌超先生到哈密举办胡杨画专题展,他的巨大尺幅的胡杨作品在视觉上给新疆的书画界同行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力,他们对创新的画法、画技表示肯定和赞许,感叹“生长在新疆的胡杨硬是叫中原的画家画出了名堂”。
2017年10月,我第四次随张凌超先生到沙雅胡杨林写生,这年,他已经是75岁了。可见到胡杨的热情劲仍不减当年,可谓“不忘初心”的胡杨画家。
我认为,张凌超先生笔下的胡杨有几美:残缺美。被折断的树干,拦腰折断的树桩……仿佛是一幅幅多姿的断臂维纳斯。奇特美。胡杨的姿态,是没有一个规律可循,没有一个模式可套,真可谓“千树千貌”。丑陋的、俊俏的、粗壮的、纤细的样样俱全。蹲着的、站着的、躺着的、歪着的、扭着的,姿态各异。悲壮美。胡杨与风暴严寒激战后尸横遍野的惨烈,他们的姿势有如雷音寺里的众多罗汉,是立者、站者、坐者、蹲者、躺者、舞者、歌者……他们或如托塔天王高傲地矗立,或如敦煌飞天的舞者挥舞着手臂,或如希腊的思想家沉思扭动着身躯,或作演讲者登高一呼振臂仰天呐喊,或如奥运会的健美运动员一样展示自己的肌肉,或如云卷云舒腾空的蛟龙,或如昆仑山上顶天立地的共工,或如盘旋寻觅的长蛇,或如报晓仰天的雄鸡……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他们做不到的。不管是哪种姿势,他们都是一尊雕塑。
胡杨的这种原始美、自然美、沧桑美、残缺美、奇特美、悲壮美,可谓大美矣!
画胡杨,貌似用形,实则用神。画胡杨,形在纸上,神却在心里。是张凌超先生用画笔画出了胡杨的自然美、原始美、沧桑美、奇特美、残缺美、悲壮美,更画出了胡杨的霸气、豪气、傲气、骨气。
这就是我眼中的张凌超。
(作者简介:河南省荥阳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毛体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毛体书法家协会艺术顾问)